夯实优化服务基础。漯河市农业机械技术中心成立5个服务指导组,分赴各县(区)开展农机生产服务指导。目前,全市已发放跨区作业证784张,预设服务站8个、开通24小时热线电话6部。在此基础上,与公路部门联合开设“服务农机手便民服务点”10个,供跨区作业农机手停靠休息;与石油公司联合制定农用柴油优惠供应和保障措施,开辟站内农机手加油绿色通道。
精准把握调度重点。从4月份开始,漯河市组织各级农机技术人员深入农机大户家中和农机专业合作社,在摸清机具底数的基础上,指导农机手开展机具检查、维修和保养,保证“三夏”期间各类农机具以优良的状态投入生产。
构建防灾减灾体系。漯河市出台《漯河市2025年“三夏”农机生产应急预案》,依托现有4家省级、6家市级区域农机服务中心和38支常态化农机应急作业服务队,保障极端天气条件下能够及时开展粮食应急抢收和抗旱排涝等农机救灾作业。
强化农机技术推广。漯河深化秸秆离田全程机械化试点市创建,引导“村、社、企”联动发力,组建秸秆离田服务队,抢抓关键农时,不断扩大秸秆离田面积,增加群众收益,避免污染和焚烧隐患,促进环境质量改善和农业绿色可持续发展,力争全市“三夏”秸秆离田面积突破60万亩。